快捷搜索:  

屈原跳江的故事,端午节屈原跳江的故事

广告

【屈原跳江以后】为什么屈原要跳江?/屈原为什么要跳江呢?在那里跳?屈原虽忠事楚怀王,但却屡遭排挤,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,最终投汨罗江而死。伍子胥和屈原跳江的时间是不同的,他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,伍子胥是在公元前473年跳江自尽的,而屈原则是在公元前278年跳江自尽的,屈原跳江的原因是由于他对楚国的政治腐败感到失望和绝望,以及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追求。

屈原跳江的故事

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、政治家和思想家,他的名字被尊崇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。屈原跳江自尽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,但主要有以下几个。屈原跳江是因为国家灭亡君主无能听信谗言,屈原的才华得不到重用所以无望中跳河自杀。1、屈原是个大政治家、诗人,并且他在楚国还是皇族。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,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一直行至洞庭湖,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

此诗历述作者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以及南行的心情。因为他要吃江里的鱼他不跳江!我们现在能有粽子吃吗?都说他跳江了,可我一直有点不信!!真跳了??他不是写过吗?这说明他总是心中有不平事要问天。并不是屈原跳江才有端午节,虽然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,但是实际上并不是,这个节日其实是源自于天象崇拜。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时。

屈原(约公元前340年—公元前278年),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,又自云名正则,字灵均,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。公元前340年左右,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,但他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,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,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。公元前321年,秦国入侵。端午节始于远古,主要是一种祭祀仪式。在屈原投汩罗江以前早已有之,自屈子以后便成为缅怀的之节,是因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。

屈原本为楚国重臣,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任左徒,常与怀王商议国事,参与法律的制定。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,屈原,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、诗人。他因忠诚于楚国和热爱国家而闻名,公元前278年,屈原因楚国被秦国所灭而深感悲痛。楚顷襄王二十一年(前278年)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,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,狼狈不堪地逃难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